早安,朋友们。今天的财经头条像两道门同时打开:一道在国内,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细则落地;一道在海外,美国二季度GDP意外上修至2.8%。资金像潮水,一道门开闸,一道门关闸,谁先挤进去,谁就拿到下半年的超额收益。我们拆成三条主线,把“政策语言”翻译成“仓位动作”。

主线一:存量房贷利率“批量下调”细则落地,银行让利规模或超2000亿

昨夜,多家股份行收到监管口头指导:

自2025年9月1日起,对2023年8月前发放的存量房贷,统一批量下调30—50BP,无需客户申请。

存量房贷

拆解三点:

  1. 让利规模:按38万亿存量房贷余额测算,30BP对应银行利息收入每年减少约1140亿;50BP则接近1900亿,相当于银行业2023年净利润的7%—12%。
  2. 现金流重分配:以100万贷款、30年期为例,利率下调50BP,月供减少约300元,直接释放居民可支配收入约3600亿/年,相当于0.3个点的社零弹性。
  3. 银行对冲:净息差再被压缩,股份行可能同步下调存款利率10—15BP,大额存单、结构性存款收益继续下行。

操作提示:

  • 居民端:提前还贷意愿将阶段性降温,手握闲置现金可优先偿还信用贷、消费贷等高息负债;
  • 股市端:银行板块短期承压,但“股息率—无风险利率”利差仍具吸引力,逢低关注招行、平安这类零售贷款占比高、负债成本弹性大的标的;
  • 消费端:提前布局“可选消费”赔率,汽车、家电、旅游等利率敏感行业,Q4或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击。

主线二:美国GDP上修 + 核心PCE降温,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飙至95%

美国商务部凌晨公布:

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由初值2.4%上修至2.8%
核心PCE物价指数则从3.7%下调至3.5%

含义解析:

  • “不着陆”叙事被数据证伪,经济韧性≠通胀粘性;
  • 9月降息50BP的概率在掉期市场已计价95%
  • 美元指数跌破104,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4.15%,为3月以来新低。

全球资产影响:

  • 人民币汇率:离岸CNH一度升破7.23,短期仍有7.20—7.25区间震荡空间,出口企业可逢高锁汇;
  • 外资回流: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百亿,白马股、新能源龙头成为加仓首选,宁德时代、立讯精密获深股通单笔净买额均超10亿;
  • 黄金:实际利率回落,伦敦金现站上2400美元/盎司,但2400—2450区间历史套牢盘沉重,追高需谨慎。

主线三:证监会“科创板八条”满月,首批再融资“储架发行”闪电落地

昨日晚间:

中微公司公告拟采用“储架发行”方式定增募资130亿元,从受理到注册仅用时5个工作日,刷新科创板纪录。

背后信号:

  1. 监管转向:从“严入口”转向“活存量”,科创板再融资效率首次比肩港股18A;
  2. 产业闭环加速:产业资本“融资—扩产—并购”闭环打通,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有望复制2019—2021年的资本开支扩张周期。

交易线索:

  • 短线:关注“定增折价”套利机会,发行价不低于市价80%,且锁定期仅6个月,资金博弈空间明确;
  • 长线:半导体设备、先进封装、创新药CXO等重资产行业,ROE有望因杠杆提升而系统性上修,估值中枢或抬升20%—30%。

🧾 一句话总结:

当中国打开“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”的闸门,美国关上“高利率”的大门,全球资金正在两条走廊里重新排队。
谁先看清走廊尽头的风景,谁就提前锁定了下半年的超额收益。


内容来源综合网络,包括央视财经、钛媒体、财经早餐等,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