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全球粮食危机加剧:2025年成为转折点

联合国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粮食展望报告》显示:

  • 全球面临饥饿人口达9.24亿人,比2022年上升近30%;
  • 粮食价格指数持续上涨,2025年7月比三年前上涨了48%,谷物价格创十年新高;
  • 35个国家处于“极端粮食不安全状态”,其中15个国家为“饥荒边缘状态”,包括苏丹、也门、阿富汗、索马里、海地、叙利亚等;
  • 极端天气影响耕作面积:南亚、东非与拉丁美洲部分产区遭遇最严重干旱或洪涝;
  • 粮食出口限制扩散:印度、俄罗斯、阿根廷等国出于国内供应考虑加强出口控制。

报告警告,如果不立即采取多边协同行动,全球可能在未来18个月内经历“系统性供应中断”。

粮食危机


二、“粮食保障行动计划2025”:四大紧急支柱全面启动

2025年7月15日,FAO总干事屈冬玉主持召开“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紧急会议”,来自120国部长级官员与14个国际组织出席。会议正式启动了《粮食保障行动计划2025》(FASP-2025),提出四大行动支柱:

2.1 粮食应急储备与快速分配系统建设

  • 建立“全球粮食人道调度平台”:协调WFP(世界粮食计划署)与区域性粮库,实现48小时响应机制;
  • 扩建非洲与中东区域粮库:在埃塞俄比亚、约旦、乌干达和加纳新增四个“战略粮库中心”,总容量可供应5000万人口30天口粮;
  • 部署“移动粮食援助站”:在冲突或灾害频发区域启用车载粮食处理和分发设备,特别用于也门、加沙、刚果(金)等地。

2.2 可持续农业与本地化种植支持

  • 设立“再生农业发展基金”:由欧盟、加拿大、日本资助,提供2.5亿美元,推广免耕技术、农作物轮种与有机肥料;
  • 推广“气候适应型作物包”:例如耐旱小麦、超级稻和基因编辑高产玉米,在干旱区提供免费种子与技术;
  • 启动“千村示范项目”:在亚洲、非洲、拉美共建1000个农业生态社区,实现本地粮食自给率提高40%以上。

2.3 全球粮食价格稳定机制

  • 扩大G20粮食危机协调组职能:设立粮价调控小组,监测谷物、油脂、大豆等重点品种价格波动;
  • 协商“粮食出口绿色通道”机制:鼓励主要出口国豁免人道援助用粮出口限制;
  • 引入“粮价保险工具”:由世界银行提供保障机制,帮助依赖进口的脆弱国家对冲全球粮价波动风险。

2.4 全球营养与儿童保障系统重建

  • 在20个国家启动“学校营养复原项目”:恢复因通货膨胀或冲突中断的学生营养餐机制;
  • 建设“儿童营养红区数据库”:追踪5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率,设立预警系统;
  • 支持母婴营养包与本地补充食品项目: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,在索马里、尼日尔、苏丹等地分发高蛋白营养餐与辅食。

三、区域焦点:非洲之角、南亚与拉美面临最重压力

非洲之角

索马里、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地区,因连续四年干旱,粮食产量下降60%以上。联合国预测2025年末该区域将有超过3000万人处于粮食极度不安全状态。

南亚

印度、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2025年迎来罕见高温季与洪水叠加,稻谷与小麦播种期错乱,数百万农民面临生计中断。印度虽然是粮食大国,但其限制小麦与稻米出口,严重冲击孟加拉等依赖进口的邻国。

拉丁美洲

阿根廷、玻利维亚与巴西部分产区因拉尼娜现象陷入持续干旱,尤其是豆类与玉米产量锐减,同时中美洲因帮派冲突阻碍粮食分配,尼加拉瓜、海地成为重点援助目标。


四、国际社会响应:多边协作走向紧密融合

FAO指出,本轮行动计划不同于以往单一援助模式,而强调跨机构、跨部门的深度合作:

  • G7与G20国家承诺注资110亿美元,其中德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沙特为主要出资国;
  • 中国提出“粮食合作倡议”,将在非洲建立10个农技示范站,并提供100万吨援助粮;
  • 非洲开发银行计划投资8亿美元用于非洲本地粮食产业链重建,聚焦脱依赖、提自足;
  • 私营企业加入援助体系,如雀巢、嘉吉等跨国企业参与捐赠、仓储与运输支援;
  • 科技公司提供数字手段:微软、谷歌将提供AI气候监测与农业风险预警支持。
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闭幕讲话中指出:“粮食安全是和平与秩序的基石,任何一个饿肚子的孩子,都是国际治理失败的证据。”


五、展望:应对危机的同时重构全球粮食体系

尽管“粮食保障行动计划2025”应对紧迫危机,但专家提醒,必须借此机会推进全球粮食体系的结构性变革:

  • 全球耕作向绿色低碳转型,减少对石化肥料、农药依赖;
  • 增加小农经济支持政策,将粮食主权分散到社区与家庭;
  • 改善城市贫困粮食获取能力,避免城市饥饿人群被忽视;
  • 建设区域粮食合作机制,如非洲、东盟、南美粮食储备网络;
  • 治理全球食物浪费:目前每年全球仍有1/3食物被浪费,足够养活20亿人。

六、结语:全球粮食挑战是治理能力的试金石

此次行动再次警示国际社会,粮食不仅是生存权,更是地缘政治、全球经济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点。正如屈冬玉所说:“确保不再有人因饥饿而死,是全人类底线共识,是制度现代化的最低要求。”

未来18个月,将决定本次危机是成为全球合作的起点,还是秩序崩溃的转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