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峰会亮点成果一览

1. 5%国防支出承诺

北约成员国达成新框架:2035年前年度防务与相关安全支出占本国GDP比例目标为5%,其中3.5%用于核心军事能力,1.5%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韧性建设。

2. 重申集体防御原则

会议重申“华盛顿条约第5条”——“攻击一国等同攻击全体”原则,并明确继续支持乌克兰,同时澄清其并非未来成员国 。

3. 安全拼图延伸:网络与基础设施

北约首次把能源韧性、混合威胁与基础设施安全列入战略核心议题,提出创新能源存储、混合动力军事装备实验等举措 。

海牙NATO峰会


二、主要焦点与分歧所在

🇪🇸 西班牙公开拒绝5%目标

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正式声明,国防预算上限为GDP的2.1%,反对高支出目标并强调社会投入优先,这一立场引发与美国和东欧盟友间矛盾升级。

🇬🇧 英国增加援乌军事支持

英国首相斯特拉默承诺向乌克兰提供价值7000万英镑的导弹援助,并计划采购12架F‑35A战机强化核打击能力,彰显其防务自主战略。

🇷🇺 乌克兰警告俄威胁加剧
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议呼吁尽快执行支援计划,警告若欧洲行动迟缓,俄罗斯可能未来五年内攻击北约成员国之一 。


三、安全威胁多维升级

⚠ 深度伪造与影响行动

专家担忧俄罗斯和中国可能利用 AI 生成虚假视频、操纵舆论来削弱联盟信心,相关网络与舆论战任务在峰会筹备期间多次出现 。

🧪 产业与技术治理制度压力

政策制定者关注关键技术与军工产业的自主控制能力,欧洲推进 Readiness 2030 防务计划,拟筹集8000亿欧元以增强联盟内研发和生产能力。


四、峰会对全球格局的影响

🌍 1. 多极战略格局初显

随着盟国承诺大幅提升防务投入,未来欧洲与加拿大将承担更多防卫任务,美国或减少直接部署。这意味着联盟“再平衡”走向成型 。

2. 2. 欧洲防务整合与国内压力并存

尽管巴黎、柏林等支持加大投入,许多国家仍担心社会项目挤占、政治承诺难兑现。这在西班牙、日本及东欧部分国家面临焦虑 。

3. 3. AI 与能源安全融入防务议程

北约强调能源韧性、安全基础设施、AI 驱动通信与装备的战略意义,联盟正以更宽广视野应对未来威胁 。


五、挑战与未来路径

5.1 路径依赖与执行难题

尽管承诺高,但成员国如何在财政受限背景下确保执行,仍是最大挑战。参议院/议会批准意愿不一可能影响实际落实效果。

5.2 制度升级与联盟治理能力差异

北约各国对战略调整关注点不一致,如网络安全、能源安全、AI 军用与制裁避险机制等可能成为内部协调瓶颈。

5.3 外部关系策略需强化

峰会弱化对俄态度明确语言、未就亚洲威胁展开深入讨论,加剧联盟未来战略方向不确定性。


六、结语

海牙峰会虽达成5%支出新目标,但现实落地仍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压力、制度效率与战略适应性挑战。未来联盟防御与安全竞争力,将取决于谁能有效整合资源、技术与意志,将目标变为现实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