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全球化竞速:美中之外,谁在争夺下一轮人工智能资本风口?

2025年中期,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“第二轮布局期”。在ChatGPT、Sora、Gemini 等大模型冲击波之后,投资者已不再仅盯着中美两国,而是将目光投向具有政策激励、人才集中、算力起步的新兴科技国家。

“AI非中美化”趋势正快速成形。一些国家和城市凭借政策优势、市场定位或算力战略,跻身全球AI版图的新坐标。

AI全球化


全球AI投资重心正逐步多极化

区域/国家核心优势最新动态
🇮🇱 以色列AI算法+安防军工融合2025年Q1吸引超15亿美元AI风投
🇦🇪 阿联酋政策驱动+主权基金加持阿布扎比推出自研大模型“Jais”
🇸🇬 新加坡东南亚科技桥头堡+数据主权港Google、OpenAI设区域算力中心
🇫🇷 法国政府补贴+人才密集Mistral AI完成6亿欧融资,挑战OpenAI
🇰🇷 韩国芯片+语音识别+硬件协同三星投资构建专用AI数据中心

这些国家正在全球AI供应链中占据“边缘创新+资本溢出地”的战略角色


各国AI路径解析:谁最有机会破局?

🇮🇱 以色列:AI初创密度全球领先

  • 拥有超过200家专注AI的独角兽和中型公司;
  • 算法开发+边缘计算+无人系统是三大亮点;
  • 美国资本持续流入,如a16z、Sequoia已布局十数家企业;
  • 面临挑战:算力基础弱、需依赖海外云平台。

🇦🇪 阿联酋:从“石油资本”转型为“AI主权”

  • 2024年斥资10亿美元设立MGX大模型实验室;
  • 2025年与Cerebras合作建设全球最大AI芯片工厂之一;
  • 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计划每年投资50亿美元于AI及半导体;
  • 目标将UAE打造成“非西方世界的AI中枢”。

🇫🇷 法国:欧洲AI之光

  • 代表企业Mistral AI推出多语种开源模型Mixtral;
  • 法国国家AI战略计划至2030年投资30亿欧元;
  • 巴黎成为欧盟最活跃AI人才市场;
  • 与欧盟GDPR合规形成一定技术冲突风险。

🇸🇬 新加坡:亚洲算力与数据枢纽

  • 正在引导国际AI巨头设立“信任中心”;
  • 与日本、印度、印尼建立区域算力交换协议;
  • 开发本地法规框架(AI Governance Framework 2.0);
  • 同时面临“市场太小、模型无法规模化”的劣势。

全球AI投资趋势三大变化

1. 从算法为王到“算力为核”

  • 2025年最大瓶颈不再是算法,而是算力与能耗;
  • 各国竞相投资GPU替代芯片、液冷中心与绿色算力中心;
  • 阿联酋、韩国已进入全球前十算力扩展国家。

2. AI资本向“非传统市场”溢出

  • 由于中美监管趋严,风投资金寻找更灵活空间;
  • 欧洲、东南亚、中东新兴科技国家受益;
  • 开源模型与垂直领域应用(医疗、国防、农业)更受关注。

3. 本地大模型生态加快建设

  • 多国政府希望构建“自主可控模型栈”;
  • 法国的Mistral、阿联酋的Jais、以色列的AI21 Labs,均走“去美国依赖”路线;
  • 自建模型推动对本地语料、法规数据与本地GPU的依赖提升。

投资人关注什么?

类型投资策略
风险资本深度关注开源AI平台、轻模型、垂直AI创业项目
主权基金投资大模型、AI芯片、自主算力中心建设
跨国企业在地部署AI数据中心,降低跨境合规压力
科技ETF纳入非中美新兴AI国家科技股权,如法国、以色列AI成分股
开发银行支持低成本绿色AI计算、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数字化转型

小结:AI版图正在从“双极”走向“多极”,非中美国家崛起迅速

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不再只是“硅谷vs中关村”的对话,而是一个涵盖中东、欧洲、亚洲小国与创业生态的新格局。政策推动、资金激励与数字主权诉求共同推动着“全球AI去中心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