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宏观政策与监管动向

  1. 证监会:深化资本市场改革,构建稳市机制

    • 强调推进股债融资机制、并购重组机制优化,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。
    • 倡导“两创板”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。
    • 推动债券违约、私募基金等重点风险领域防控,强化稳市制度建设。
  2. 央行明确10万元现金交易黄金需上报

    • 自8月1日起,贵金属与宝石交易机构须对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,刷卡等非现金支付不受影响。
    • 专家:该政策影响有限,普通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忧。
  3. 国家发改委安排第三批“两重”建设项目

    • 累计资金超3000亿元,2025年8000亿元年度计划已全部下达。
  4. 打击涉企网络“黑嘴”,官方曝光典型案例

    • 账号“柴怼怼”“车说道”等被关闭,因编造虚假信息、蹭炒企业热点扰乱市场秩序。
  5.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:促进发展筹资环境

    • 在联合国会议上呼吁发达国家履行气候与发展援助承诺,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公平可持续。

私募


二、国际宏观与地缘动态

  1. 美国ADP就业人数意外下降

    • 6月减少3.3万人,为疫情以来最大降幅,远低于预期的9.8万人增长。
    • 市场完全消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,美元指数承压下行。
  2. 中欧高层会晤释放积极信号

    • 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与冯德莱恩会谈,强调未来50年深化中欧伙伴关系,扩大经贸互信。

三、市场行情与资金动向

  1. A股震荡整理,钢铁光伏掀涨停潮

    • 上证跌0.09%,深证成指跌0.61%,创业板指跌1.13%。
    • 市场高呼“反内卷”,中央财经委强调有序去产能,光伏、钢铁、水泥等减产信号明确。
  2. 港股走强,资金加速北水南流

    • 恒生指数涨0.62%,恒生科技指数跌0.64%,钢铁、原材料板块领涨。
    • 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7311亿港元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  3. A股开户数大幅增长

    • 6月新开165万户,环比增长5.84%;上半年新开户总数达1260万户,同比大增32.77%。
  4. 私募机构调研热度不减

    • 6月私募调研上市公司1769次,电子、医药、机械、计算机行业受关注最多。
  5. 社保基金会与全球投资机构座谈

    • 鼓励外资拓展在华布局,加强宏观交流与合作信心。
  6. 内地银行股IPO再现活力

    • 东莞银行、南海农商行更新财报,深交所6家银行处于排队状态。
  7. 普华永道调高香港IPO预测

    • 年内预计将完成90-100宗IPO,集资额可达2200亿港元,香港有望重夺全球第一。

四、行业与产业动态

  1. 物流业景气持续修复

    • 6月物流景气指数为50.8%,业务总量连续4月位于扩张区间。
  2. 非车险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

    • 金融监管总局征求意见稿提出“报行合一”,严格规范行业费率行为,防控“应收保费堰塞湖”。
  3.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

    • 华夏、富国、易方达等基金公司获批产品将追踪中证/上证/深证AAA科创债指数。
  4. 新能源车延续高速增长

    •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6万辆,同比增长29%;上半年累计批发647万辆,同比增38%。
  5. 二手车市场景气度下降

    • 6月经理人指数为42.3%,景气度环比回落,市场仍处收缩区间。

五、地方楼市与消费趋势

  1. 广州拟推出“商转公”贷款机制

    • 个贷率低于75%启动转化,高于90%则暂停该类业务,优化公积金使用效率。
  2. 全球旅游支出预估大幅增长

    • 波士顿咨询预测,到2040年全球旅游支出将达15万亿美元,中国与印度为增长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