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美锂资源争夺战:谁将主导新能源全球版图?
拉美锂资源争夺战:谁将主导新能源全球版图?
2025年6月,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与全球能源转型推进的背景下,“白色黄金”锂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关键战略资源。世界锂储量约60%集中于拉丁美洲的“锂三角”地带,即阿根廷、智利与玻利维亚,这一区域正成为全球资本、地缘政治与绿色产业战略交汇的关键战场。
“锂三角”储量惊人,生产潜力待释放
当前锂资源结构如下(2025年数据):
国家 | 储量(万吨) | 全球占比 | 开采方式 |
---|---|---|---|
玻利维亚 | 2,100 | 21.6% | 盐湖提锂(未规模化) |
阿根廷 | 1,900 | 19.4% | 盐湖提锂 |
智利 | 1,800 | 18.6% | 盐湖提锂 |
全球其他地区 | 3,900 | 40.4% | 硬岩/盐湖混合 |
三国合计锂资源占全球六成以上,是世界锂电池产业未来供应链的命脉所在。
然而,开发与出口情况却并不一致:
- 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,仅次于澳大利亚;
- 阿根廷近两年加速项目审批,成为增长最快的锂生产国;
- 玻利维亚资源储量全球第一,但受限于技术与政策滞后,产量极低。
全球资本竞相涌入,“锂三角”成新能源地缘战略焦点
中国企业动作频繁:
- 天齐锂业通过并购Livent,在阿根廷控制两大盐湖项目;
- 赣锋锂业与智利SQM达成战略合作,提升中国在南美锂供应链控制力;
- 中车集团投资玻利维亚电池级碳酸锂精炼厂。
美国与欧洲强势介入:
- 美国能源部支持阿根廷锂矿供应链建设,以降低对中国依赖;
- 特斯拉签署智利长期锂采购协议,锁定2030年前供货;
- 欧盟与玻利维亚政府启动“绿色技术换资源”试点合作计划,提供提锂设备与环保支持。
中、美、欧之间围绕锂资源的地缘金融博弈日益明显,锂三角成为“新型战略矿产冷战”的重要战场。
国家政策分化:智利推进“锂资源国有化”,阿根廷走向市场化
智利:
- 2023年启动“锂国家战略”,未来所有锂矿项目需由国企Codelco控股或主导;
- 外资企业需与国企组建合资公司,利润与控制权受限;
- 2024年暂停发放新锂矿勘探许可证,导致部分外资观望。
阿根廷:
- 鼓励外资参与,审批流程放宽,税收政策稳定;
- 2024年吸引外国锂矿投资超38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;
- 地方省政府与联邦共享利润,制度透明度高。
玻利维亚:
- 政策方向未明,多次更换锂产业监管机构;
- 与中企和俄企签署开发协议,但本地抗议频发,项目执行难度大;
- 正在测试新型“直抽锂”技术,若成功将大幅提升产能。
环保与社区矛盾日益突出,资源民族主义抬头
拉美国家社会结构复杂,资源开发往往伴随生态与民族问题:
- 盐湖提锂大量用水,对高原生态系统影响显著;
- 多个印第安社区反对锂矿开发,认为破坏生计与文化;
- 环保NGO对中外企业“绿色洗白”行为发出质疑。
“绿色能源是否真正绿色?”成为西方舆论焦点,也使得企业在拉美投资必须应对更多非市场变量。
全球供应链安全考验下的产业链再平衡
关键趋势:
- 企业倾向于锁定锂源长期合同,避免未来资源争夺带来的价格波动;
- 欧美政府推动“关键矿产本地化精炼”,防止关键环节集中在中国;
- 中国强化“从矿到电池”全链条布局,拉美资源将与国内产业高度融合;
- 日本、韩国等国寻求通过多边合作框架共建锂资源基地。
锂资源的全球争夺正催生新一轮“绿色产业链全球化”,但也可能加剧资源风险集中、生态冲突与地缘紧张局势。
小结
“锂三角”的地位已不止于资源供应,它正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地缘战略节点。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通过投资、政策、外交与科技多维手段争夺对其控制权。未来十年,拉美锂资源的主导权不仅将决定谁在新能源领域领先,也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分布与政治经济格局。
在新能源全球版图重塑的进程中,“谁控制锂,谁就掌握未来交通与能源安全”的判断,正逐步成为现实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谷者财讯 所有,转载请联系博主获得授权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uhqictal.cn/archives/402.html
如果对本文有什么问题或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,我看到后会尽量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