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稀土:绿色能源的“黑金”

稀土并非“稀有”,而是分布广泛但难以提纯的17种元素(包括钕、铈、镨、镝等),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机、风力发电机、军事雷达、航空导航系统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领域。

在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:

  • 钕铁硼磁体是制造高效电动车电机与风电涡轮的关键材料;
  • 镝、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磁性,是风电与军工中的重要增强剂;
  • 铈、镧则用于电池、抛光液、催化剂等诸多环节。

根据国际能源署(IEA)2024年的报告,一辆电动车平均需用0.5公斤稀土磁体,而一台风力发电机则需使用超过200公斤稀土材料。

稀土


二、全球稀土格局:中国仍握主导权

虽然稀土元素在全球广泛存在,但极高的提取和精炼难度使其真正形成“战略垄断”的可能。

2.1 中国主导地位

截至2024年底,中国:

  • 控制全球约70%的稀土采掘产量
  • 占据90%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
  • 是世界上唯一具备从“矿山到磁体”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国家。

特别是中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技术(以低污染浸出工艺著称)在全球尚属独步,成为各国模仿的对象。

2.2 西方高度依赖

美国虽然拥有稀土矿(如加州Mountain Pass矿),但其精炼仍需送往中国完成。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技术强国更是极度依赖中国供应。

这一局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地缘紧张背景下,引发了西方国家对“稀土断供风险”的强烈担忧。


三、地缘政治加剧:全球竞相建立稀土供应链

3.1 美国启动“稀土复兴计划”

  • 拜登政府2024年批准38亿美元拨款支持本土稀土采炼项目;
  • Mountain Pass矿与澳大利亚Lynas公司合作建设德克萨斯精炼厂;
  • 五角大楼已将稀土纳入《国防生产法》管辖项目,作为战略物资储备。

此外,美国与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稀土供应备忘录,试图打造“非中国依赖型稀土联盟”。

3.2 欧盟推“关键原材料法案”

2025年1月正式生效的欧盟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(CRMA)提出:

  • 到2030年,欧盟需实现40%关键矿产在本地加工
  • 鼓励与非洲、南美等国家建立“绿色矿产伙伴”;
  • 提出“供应链认证”机制,限制非法采矿与高碳排放稀土进入欧盟市场。

德国、法国、瑞典均已启动本土稀土项目,但面临环保审查、成本高企与地方阻力。

3.3 日本与韩国:技术突围路线

  • 日本政府2024年投资300亿日元扩大鹿儿岛和爱媛县的稀土回收能力;
  • 东京正在推进稀土再生磁体的规模化产业,减少对进口矿石依赖;
  • 韩国SK、POSCO集团与蒙古、赞比亚合作开发稀土资源,并探索海底稀土采集。

四、非洲成为博弈新战场

非洲拥有丰富的稀土与关键矿产资源,包括刚果(金)、纳米比亚、马拉维、坦桑尼亚等国。当前格局如下:

国家稀土潜力外部合作方主要挑战
刚果(金)钴与稀土储量丰富中国、美国、日本政治不稳、基础设施薄弱
纳米比亚高品位稀土矿欧盟、澳大利亚企业水资源紧张、环境风险高
马拉维少量轻稀土韩国、加拿大合作技术瓶颈、物流成本高

各国正加紧签署开发协议,同时加强资源税与“价值附加”政策,要求外资在本地加工,而非只做资源出口。


五、稀土开发背后的环保悖论

绿色能源的核心依赖于“高污染高能耗”的稀土产业:

  • 稀土冶炼排放大量放射性废液与重金属残渣
  • 精炼过程中使用大量硫酸与盐酸,易造成土壤与水源不可逆污染;
  • 非法稀土开采泛滥,已对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造成生态灾难。

联合国环境署警告:“不能用污染换低碳,绿色转型不应建立在‘环境牺牲区’之上。”

2025年《稀土绿色标准议程》提上日程,中美欧将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展开激烈交锋。


六、未来趋势预测:稀土战争或成新冷战核心支点

趋势一:技术脱钩继续深入

西方国家试图用资金与技术扶持“稀土替代与回收”,如:

  • 永磁体回收再制造;
  • 稀土磁体微型化技术;
  • 替代材料(如铁氮合金、锰基磁体)研究。

但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稀土功能,导致战略高度依赖仍难消除。

趋势二:资源民族主义加剧

非洲、南美多国开始出台资源出口控制法案,要求利润本地化、工艺本地化,拒绝“新殖民式开发”。

同时,一些国家如印尼、玻利维亚也正在筹建“稀土国家联盟”,对抗大国主导。

趋势三:资源价格波动影响新能源成本

2024年中国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后,全球稀土价格上涨30%,对特斯拉、比亚迪、GE、西门子等新能源企业构成成本压力。未来稀土价格将成为新能源车价格波动的核心变量之一。


七、结语:绿色的未来,需要解决资源的灰色现实

稀土是绿色能源的基础,但它的开采、交易与控制背后,隐藏着污染、垄断、剥削与不平等。

要实现真正可持续的未来,国际社会不仅需要技术突破,更需要建立公平、透明、环保的资源合作新范式。

绿色能源不能建立在灰色资源链条之上。如何平衡发展与公平、创新与环保,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题。


📌 推荐延伸阅读:

  • 《全球绿色转型下的资源博弈:谁掌握稀土,谁就掌握未来?》
  • 《从钕到镝:你所不知道的电动车“隐形成本”》
  • 《非洲矿产新秩序:摆脱依附,还是深陷圈套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