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全球制造业大洗牌:印度被推上“新核心”?

1.1 全球供应链格局悄然变化

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,全球产业链“去单一依赖”“多元化布局”趋势加快。尤其2020年疫情暴发后,企业加速追求供应链安全与区域多元:

  • 苹果公司:已将15%的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,目标2027年达25%;
  • 三星电子:在印度设立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工厂;
  • 特斯拉:2025年将在古吉拉特邦建电动车总装厂;
  • 富士康、纬创、比亚迪:持续增资印度当地工厂。

这些巨头背后折射出一个重要趋势:全球制造中心正从“China Only”向“China+1”演变,而印度被寄予厚望

世界工厂


二、印度制造:政策驱动下的崛起野心

2.1 “印度制造”计划(Make in India)

2014年,莫迪政府提出“Make in India”国家战略,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6%提升至25%。主要措施包括:

  • 开放外资:制造业外资股比上限放宽至100%;
  • 土地与税收优惠:提供“工业特区”免费用地、所得税减免;
  • 简政放权:简化审批流程,推动“单窗口+数字审批”。

2.2 PLI激励政策推动电子产业起飞

2020年起,印度推出PLI(生产挂钩激励)计划,为手机、半导体、电动车、制药、太阳能等关键行业提供高达260亿美元补贴。

以电子制造为例:

  • 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产值达440亿美元,出口同比增长35%;
  • iPhone 15已部分在印度组装上市;
  • 目标到2026年电子产品出口达1200亿美元,成为印度第一大出口类别。

三、制造生态初现雏形:哪些行业最具潜力?

3.1 智能手机制造

  • 印度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;
  • 超过200家中资和本地OEM企业设立工厂;
  • 存在完整的组装、主板贴片、摄像头模组等初级配套链。

挑战:高端元器件仍依赖中国进口,本地化率不足50%,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能力较弱。

3.2 半导体制造(初步启动)

  • 2023年,印度批准三座晶圆厂项目,总投资超100亿美元;
  • 与美国、美光、塔塔集团合作设立封测与芯片制造厂;
  • 目标2028年前实现28nm芯片自主生产能力。

挑战:基础技术、人才储备、供水供电、产业生态仍待提升。

3.3 电动汽车与电池

  • 特斯拉、塔塔汽车、Ola电动摩托、比亚迪印度子公司正在扩张;
  • 电池领域吸引宁德时代、韩国LG化学设立合作项目;
  • 政府鼓励本地化矿产提炼和电池回收体系建设。

优势:电动车消费增长快,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90%。


四、中印制造对比:替代还是互补?

指标中国印度
制造业占GDP比27%17%
制造业出口额(2024年)4.1万亿美元5300亿美元
工业园区与基础设施成熟、高密度分散、建设中
劳动力技能技术成熟,工程师丰富成本低,技工缺口大
供应链体系完整高效,端到端零部件依赖高,配套不足

结论:印度制造尚无法全面取代中国,但在劳动密集型、组装型产业具有吸引力,成为“中国+1”战略的理想承接者。


五、外资态度:谨慎乐观与风险并存

5.1 吸引力因素

  • 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40%以上;
  • 人口红利巨大:2025年印度15-64岁劳动人口达10.4亿;
  • 英语普及、法治体系适配西方企业习惯;
  • 政策强扶持意愿稳定。

5.2 风险与障碍

  • 基础设施滞后:物流、港口、电力常年短板;
  • 劳工法规繁琐:罢工频发,法案执行不一;
  • 行政效率与腐败问题:地方政府执行力参差;
  • 中资企业挑战:中印政治关系复杂,限制部分投资审批与关税补贴。

六、全球制造未来格局:南亚+东南亚vs中国?

随着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、印尼等国制造业快速增长,全球供应链可能分化为:

  • 高端制造、关键技术:仍集中在中国、日本、德国等;
  • 劳动密集、初级组装:向印度、孟加拉、越南等低成本区域分流;
  • 区域一体化趋势增强:中日韩/东盟+南亚分工体系形成互补。

多国企业选择“双基地战略”:保留中国主力基地,同时在印度设立风险分散据点。


七、结语:印度制造的黄金十年刚开始?

印度制造的成长路径,注定充满曲折——它既拥有人口、政策、市场等优势,也面临技术、制度、治理等挑战。

其未来并非以“全面取代中国”为目标,而更可能成为全球制造链的“第二支柱”,在中美博弈、去风险化、绿色低碳的世界大势中,承担更重要角色。

中国与印度,或许不是“此消彼长”的对手,而是全球制造业协同的双翼。


📌 推荐阅读:

  • 《中国制造业外迁地图:谁是最大受益者?》
  • 《全球电子制造产业链重构全景图》
  • 《印度PLI政策深度解读及各行业受益名单》
  • 《富士康的印度十年:成绩与风险》

欢迎订阅“谷者财讯”,获取更多全球制造趋势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