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恶化:债务危机是否正在逼近?

2025年7月,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(CBO)发布中期财政预测报告称,202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将超过2.1万亿美元,占GDP的8.3%,为除疫情期间外历史最高水平。与此同时,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美元,触及法律上限。

市场开始担忧:美国是否正走向一场结构性的债务危机?

美国财政


美国财政赤字恶化的结构性根源

1. 税收增长乏力

  • 尽管经济温和复苏,但企业税与个人所得税增长缓慢;
  • 2024年企业税收入同比仅增长1.2%,远低于预期;
  • 减税政策仍在延续,导致财政收入难以回升。

2. 支出刚性结构难以撼动

  • 社保、医疗保障与利息支出合计占联邦预算近62%
  • 国防开支持续上升,2025年预算已达9300亿美元
  • 各类应对气候变化、基础设施计划仍处于高支出期。

3. 利息支出螺旋上升

  • 当前美债平均利率约为4.6%,创近20年新高;
  • 2025年利息支出预计将超1.15万亿美元,首次超过国防预算;
  • 债务越多→利息越高→财政负担越重,形成“债务雪球”效应。

美债市场出现裂痕:信心动摇的四个信号

信号说明
📉 主权评级遭警告惠誉、穆迪先后对美国主权信用提出“负面展望”
🏦 外资减持美债2025上半年,中国、日本分别减持美债约900亿与450亿美元
💰 机构避险分散主权基金增加黄金、非美元债券配置
📈 美债收益率倒挂加剧2年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持续超过400个基点,反映市场对长期信心不足

美联储与财政部的矛盾加剧

  • 美联储面临两难:降息以稳增长或加息以控制通胀;
  • 若降息,美债吸引力进一步下降,资金或外流;
  • 若加息,政府债务利息负担将剧增,财政更加不可持续;
  • 财政部被迫加快发行短期国债以维持资金流动性,进一步加重滚动风险。

2025年6月,美联储与财政部就“债务发行结构协调”召开闭门会议,引发市场诸多猜测。


全球去美元化背景下的债务风险放大

  • 多国央行增加人民币、欧元、黄金资产配置;
  • 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与区域金融互助机制;
  • 沙特、印度等能源大国减少美元石油交易依赖;
  • IMF与联合国提出“国际债务分散风险机制”,呼吁全球调整储备结构。

全球正逐步进入一个“去美元为主、多货币并行”的金融新格局,美国债务危机的外部缓冲空间正被压缩。


美国可能陷入“软违约”风险?

虽然技术性违约可能性极低,但“软违约”风险正在上升:

  • 美元长期贬值导致购买力损失;
  • 美债实际收益率转负,投资者遭遇“通胀式剥削”;
  • 政府通过金融抑制(如资本管控、监管套利)降低债务偿付难度。

专家指出,这种“看不见的违约”更具系统性与隐蔽性,可能引发全球资本结构重构。


投资者如何应对美债信用动荡?

类型应对建议
长线机构增配黄金、日元债、人民币债券分散风险
外汇投资者做空美元指数对冲信用贬值趋势
主权基金调整储备结构,增加非美元资产比重
个人投资者控制对美债ETF或相关产品的过度集中配置
企业加快多币种账户体系建设,减少美元暴露

小结:美国的债务危机是一场“灰犀牛”

美国债务问题并非突发,而是制度性失衡的必然结果。赤字居高不下、利息支出失控、财政政策缺乏约束、美元地位下降,多重因素叠加之下,美国正悄然逼近一场长期信心危机

如果不进行结构性财政改革,美国的信用边界将持续被市场质疑,而这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金融动荡的重要导火索。